返回
草坪种子

探讨中国草种知识产权问题

2016-05-15 17:22
    5月份结束的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和6月份的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高尔夫博览会都将知识产权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笔者愿意就高尔夫草种方面有关知识产权问题提出来和诸位同行分享。
    谈到高尔夫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想到球具、服饰、设计等,对于草种会有什么知识产权问题,知之甚少。我国关于植物品种保护方面的法规,主要是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第23号令发布的<<中华人明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999年4月23日中国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文本)》,成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的第39个成员国。在条例中规定,“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发现的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人享有排他的独占性,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品种权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1)之所以要对这些品种进行保护,就是因为培育和发现一个新品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大量的投入。现代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已经将这个周期缩短了很多。在过去,可能需要10年时间甚至更长。
    我国高尔夫草坪研究起步相对比较晚,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可用于高尔夫球场主要区域(果岭,球道和发球台)的草种品种。所有的草种和草籽都必须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老鹰草(TifEagle)是美国Georgia大学1997培育出的新一代专利(Patent)果岭草。老鹰草因其叶片细、耐低剪和可形成高密度的草坪,问世以来,赢得业界普遍的青睐,被广泛的使用于美国南部的高尔夫球场。中信汕头高尔夫球场是中国第一个(1999年)从美国直接引进纯种专利老鹰草的球场。2004年,广东南海桃源高尔夫球场成为第二家从美国直接引进果岭老鹰草的球场。但是,仅据国内公开发行物和媒体披露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至少有12家球会的果岭采用了老鹰草(其中广东某球会就有6个球场果岭采用了老鹰草)。
    (2)这些专利草种究竟是从何而来?笔者深为困惑。
    按照常规的做法,专利草种的引进的条件之一是业主和球场承建商必须承诺引进的草种只能用于该球场指定的区域,不得用于该球场指定区域以外,更不可以用于商业盈利目的(譬如出售)。高尔夫草坪所使用的草种,尤其是暖季型草,大部分是通过营养体繁殖的(非种子繁殖),因此在品种保护上,也就相对比较困难。因为只要有一把草,就可以不断得以扩繁而成片。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也是目前草业界关于草种知识产权保护最为关注的问题。
    我国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在政策和法律上的存在着不完善,又给草种产权保护造成新的困难,比如我国的植物品种保护条例所保护的新品种仅仅局限于保护在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的品种,而在这个名录里草坪草种仅有的品种是草地早熟禾,国外大量的高尔夫草坪专利品种并没能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
    正是由于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缺位和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使得国外很多新培育的植物品种因此不敢进入,比如像耐盐碱性极佳的高尔夫球道暖季型专利保护的新草种海滨雀稗-SeaIsle1和专利保护的新果岭草种海滨雀稗-SeaIsle2000;以及专利保护的球道草狗牙根-TifSport就一直无法在国内高尔夫球场上应用。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国外的新品种专利拥有者不愿意在中国设立商业的草皮生产基地,导致我们不得不长期频频直接从国外进口,从而又导致草坪建植的成本增加。
    作为暖季型草,经过几代的草茎繁殖,其品种会开始退化,品质会下降,如果养护管理不善,导致杂草入侵,纯度严重下降,就难以满足高尔夫球场的品质要求。我国早期一些球场已经在这方面交了许多学费,球场开业没有几年,球场品质下降,杂草遍地,管理成本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增加,因此不得不考虑球场的改造问题。其实,草种的成本在整个球场建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对比较小的,约5%左右。但是这种投入从球场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讲是非常值得的。如果管理得当,既可以长期保持一个高品质的球场草坪,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大降低草坪的日常养护成本。
    综上所述,草坪作为高尔夫球场的生命,其 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球场的品质和影响球场的经营管理成本。由于知识产权(特别是暖季型草使用地区)问题给国内高尔夫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我认为必须引起业内的注意,一方面要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同时提高和加强宣传,增强行业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国外新品种可以大胆进入我国;另一方面,国内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育种公司也可以投入力量,培育和发现适应我国高尔夫草坪发展需要的新品种,使高尔夫这个朝阳产业能够在中国蓬勃发展。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人造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