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狼尾草是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的杂交种,它较好地综合了父本象草高产、多年生和母本美洲狼尾草品质好的特点,适合我省各地种植,在南亚热带地区种植,其产量优势尤为突出。
一、增产增效简况:
杂交狼尾草对土壤地力破坏严重已成为制约大面积种植的主要因素;单施化肥对土壤也有负面影响。在养殖场周边配套建立狼尾草草地(田),利用沼液(污水)灌溉草地(田),形成“牧——沼——草——牧”良性循环,不仅可使养殖场污水达到零排放,减少肥料成本95%以上,提高狼尾草单产30%以上,而且可实现草地(田)的可持续性利用。
二、技术要点:
(一)、合理选地在山坡地种植,最好选择黏质土壤类型,且土层深度需50厘米以上;在山坡地上的畜牧养殖场,周围坡地可配套种植杂交狼尾草,种草地应选择在较低处,以便沼液自流灌溉节省电能。
(二)、整地作畦利用山坡地新垦草地时,可沿等高线开垦筑成梯田。坡度<25°的,梯田台面宽200厘米~250厘米,可整成两畦;坡度在25°~45°之间的,梯田台面宽100厘米-200厘米,可整成单畦。
(三)、施足基肥每亩可施腐熟的厩肥1500公斤-2500公斤。我省土壤多缺磷,应适量施用钙镁磷肥(含P2O5≥12%),施量15公斤-45公斤/亩。
(四)、播种2月底~10月均可播种,但以春播效果好。
1、有性繁殖
①、种子直播。采用种子直接穴播,每亩播种量100克~150克。穴距为60厘米~80厘米×60厘米,每穴3粒~4粒,播后覆土2厘米~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待植株长至5片~6片叶时,进行间苗,每穴保留1株。采用种子直播于大田不便于苗期管理。
②、育苗移栽。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南亚热带地区在2月底播种,中亚热带可在3月中旬播种。每亩苗床需种量1.5公斤~2.0公斤,1公斤种子育成的苗,可供30亩~40亩大田栽植;采用稀条播株行距为1厘米~2厘米×15厘米~18厘米;播种后覆土2厘米~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7天~10天即可出苗。当幼苗生长至6片~8片叶时即可移向大田栽种。移栽的行株距以60厘米~80厘米×60厘米为宜。
2、无性繁殖
取粗壮种茎2节~3节,与地面呈45°角植入土中,覆土1节~2节,踩实后浇水3天~5天,即可成活。
(五)、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当幼苗长出3片~4片叶时,应施用1次壮苗肥,每亩2公斤~3公斤尿素。移入大田栽种时,易受杂草危害,要及时中耕除草。
2、施用分蘖肥:当植株生长至50厘米左右时,应施用1次分蘖肥,每亩4公斤~5公斤尿素。
3、合理灌溉:每星期灌溉沼液1次,雨天除外。严禁用未经腐熟的粪水或厩肥作为追肥,浇灌或施用于畦面上,以防病原体间接传播。
4、病虫害防治:杂交狼尾草病虫害极少。当植株出现发白或叶间失绿时,为缺锌的表现,应及时追施锌肥,可用“一水硫酸锌”施入植株旁,每亩2公斤;也可用0.05%~0.1%的硫酸锌溶液,每隔7天~10天喷1次,共喷2次~3次。
5、越冬措施:杂交狼尾草不具耐寒特性,在闽东、闽北海拔500m以上的地区种植,在入冬前20天应刈割地上部分,只留下头部并覆土后盖上地膜。
(六)、科学刈割
用作牛饲草,刈割高度150厘米~200厘米,用于养猪,刈割高度80厘米~100厘米,用于养羊,刈割高度120厘米-150厘米,用于养鹅、养兔、养鱼,刈割高度在60厘米~80厘米。留茬高度以10厘米左右为宜。亩产鲜草量一般在1万公斤-2万公斤/亩之间,水肥条件好、田间管理合理时,鲜草产量可达3万公斤/亩以上。
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0591-87816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