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种植方法
一、基本介绍:
树莓原产美国,属浆果类果树,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树高1.5-2米,果实长于树上,果实椭圆形,成串成簇,晶莹乌亮,香甜多汁,口感清香爽口,非常好吃,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葡萄的6倍,特别是所含鞣化酸被美国科学家证实是预防*症有效的物质。由于营养成分和出汁率优于众多水果,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前景极为广阔。
树莓全年都可挖掘移栽(夏季移栽后前一个礼拜注意遮阳多浇水)
其优点是:易种易管,极少病虫害,栽培当年少量结果,3年旺果。南方4月前后开始开花,北方迟30-40天,成熟期6-7月份,一次定植,可连续挂果20-30年。树莓每667平方米(1亩)栽500-600株,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第二年以后进入旺果期,目前市场价每公斤12-18元。树莓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效益倍增。果实原汁与水按1:12可对成果汁饮料;色、香、味俱佳,倍受消费者青睐。
发展树莓生产,除鲜果供应市场鲜销外,还应有加工企业作保证,才能保证经济效益。树莓果实虽然外面生有一层很薄的皮,比草莓耐贮存,但与葡萄相比不耐贮运,如无相应的加工企业,树莓不宜大面积开发。
1.国内刚刚起步,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2.树莓耐旱耐瘠、抗旱性强,在平地、庭院、丘陵山地、荒坡荒沟均可种植;既可集约种植,又可在庭院种植或作植物绿篱;有的品种特别耐旱耐寒耐瘠,根蘖萌发特别发达,可与沙棘、枸杞并列为水土保持三大先锋灌木类树种;根据树莓栽培品种的不同,可在我国大多数省区引种栽培。如有的树莓品种可耐-27℃左右低温并在PH值8.0的土壤中良好生长。
3.与葡萄相比,树莓栽培较为粗放,省工节水、抗病虫性强、生产管理成本低;
4.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栽培当年即挂果,3-4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20年左右。亩产可达800-1000公斤,以每公斤5元计,亩收入4000-5000元。
因此,树莓将成为我国新兴果业的先锋树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我国树莓生产和销售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协作体制还没有形成,市场定位还很高
树莓果的销售渠道举例:
1市场零售批发.可以水果市场菜市场集贸大厦繁华街道等等或进行二次批发到小商贩进行销售。
2配送到高档的酒店宾馆休闲场所大型超市蛋糕房食品厂 等等。
3发展采摘园。让客人到个人家采摘园现场采摘
4反季节销售。鲜果采收后冷冻储存到冬天销售。
5出口国外。。鲜果采收后冷冻储存直接出口到国外地区
6简单加工。将鲜果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等等
还有很多销售的方式就不一一列举了。。。
树莓中药用有效成分对人体的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维生素
树莓中植物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居各种水果之首维生素E的含量也很丰富、经常食用、可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美容、抗衰老。
树莓的天然抗*物质“鞣花酸”含量超过蓝莓居各类可食物之首。鞣花酸是一种广泛在于植物中的天然多酚组分,它是没食子酸的二聚衍生物,是一种多酚内二 。它不仅以游离形式存在、而且更多是以聚合形式(鞣花单宁、苷等)存在于自然界。
鞣花酸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抗*、抗突变性能抑制致*剂的代谢活性鞣花酸能抑制多环芳香化合物和亚硝基化合物和黄曲霉B1素转化成诱导基因损伤的物质。解除致*物的毒性在小鼠实验中、鞣花酸可通过刺激体内一些酶的活性而解除某些致*剂的致*毒性。致*物消除剂鞣花酸能和致*物的活性代谢形式结合成无害的化合物,以使其不能和细胞DNA结合。其作用相当于致*物的清除剂。占据DNA上可能和致*和其代谢产物结合的部位。对人体免疫缺陷的病毒抑制作用。具有凝血功能、能缩短凝血时间,是一种有效的凝血剂。具多种细菌、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保护创面免受细菌的侵入、防止感染,抑制溃疡。有降压、镇静作用。
第三代保健水果—树莓
一、品种简介
黄树莓:树势较强,萌芽力中,成枝力中,基生枝较少,当年生长280厘米左右。有少量抽生分枝,节间5—6厘米,当年抽生花序长50—75厘米,自花结实。果实均匀较大,7月上旬分期成熟,平均单果重2.4克,果实呈长圆形,不耐贮藏,成熟后果实呈黄色。果实含糖6.6%,酸1.59%,蛋白质1.15%,每百克果实含维生素C24毫克,品质上等,香味浓,深受消费者喜爱。叶浅黄绿色,叶背有茸毛,带有少量短刺,叶面皱褶较深,叶缘锯齿细,叶形较尖,叶尖向下。抗寒抗病力强。产量较高,每亩1000—1500公斤。对土壤要求一般,不喜肥力过高的土壤,适宜作搭配品种栽培或大面积发展。
红树莓双季型,已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专家综合全国50余个品种中,将该品种列为优良、丰产名。平均株高1.2-1.3米,植株抗高寒耐高温,冬季零下40℃地区不用任何防寒可安全越冬。果枝直立,不用搭架。平均单果重5-6克,8~10克。6月下旬果熟,可连续结果至10月中下旬下霜时。果面鲜红色、有光泽。果实硬度大,成熟时可在树上延期5-7天采摘而不落果。
黑树莓:黑树莓原产美国,果实椭圆形,成串成簇,晶莹乌亮,香甜多汁,口感清香爽口,非常好吃。其浆果含有20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总糖含量为3.98%,总酸为2.24%,维生素E70—160ug/g,C22.1mg/100g,尤其特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1579—2151ug/g和硒(具防*治*作用)含量2.07ug/g均较高,在各种果类中罕见。由于黑莓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含量高,所以具有促进代谢、降压降血脂、抗心率失常等作用。1993年世界粮农组织(FAO)将其推荐为世界上第三代水果。
树莓浆果除供鲜食外,主要用来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如果汁、果冻、微发酵饮料、清凉饮料、糖渍果实、果酱、果酒及果汁糖浆等。还可利用树莓汁红色色素添加到山楂清凉饮料中,使其色、香、味更佳。
品种简介:一、黑树莓该品种果大、味佳、半直立、无刺。是风味,高产和强壮而得名。
丰满红:①产量高,早果性强,定植当年就有50%的植株结果,翌年全部进入盛果期,没有大小年现象,平均果重6.9克,果重16.3克,株产量1.765公斤,亩产2354公斤。
②不搭架、不埋土,当年抽生的枝条即结果,可连年平茬(割枝),株高1.25米。③果期长,7月中旬开始结果至9月未。花芽分化好,坐果率高,有二次结果能力。
④品质好,果实鲜红亮丽,光润诱人,味甜酸适口,浆果含糖8%-11%,含酸量2%。
⑤耐贮运,果实硬度和果面除污效果在目前所有品种中优,商品性极好。
⑥抗高寒,可抗-45℃低温,而少有病虫害。
红宝石:①高产,平均单果质量2.9克,4克。亩产(666平方)高1700公斤。丰产稳产。
②品质好极适宜出口加工。该品种具有颜色鲜艳、含糖量高、风味浓、香味厚、果个均匀等特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4%,适宜浆果速冻加工出口等规模化生产。
③适应性强,植株长势强壮,抗寒,抗病虫害。以棚架矮化栽培,株距80-120厘米,三角形定植,行距200-25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株数约500-600株,进入结果期,每667平方米结果株数约1800-2000株。
春季和秋季冬季皆可,栽植的成活率高。
一,双季树莓:原产美国,双季型树莓,由纽约洲农业试验站杂交选育而成。成苗株高1.5米左右,栽培一年能结果二次,分夏、秋二季果,夏果是头一年发出的枝条,第二年六月份结果。秋果是当年发出的枝条,在九月份结果。实践证明:该品种不仅具有多次结果能力,还具有如下特点:
1.适应性强:对土壤、气候要求不严,抗寒、抗旱、耐热、耐涝。
2.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特别对疫霉病、根腐病、抗性更强
3.鲜果采收期长,品质好、产量好、除鲜食外、还可深加工、更适合冷冻出口创汇。适合大面积栽培的树莓品种。
特大双季红树莓原产英国、大果双季型树莓品种。成苗株高1.2~1.8米左右,能在一年当中,连续2次开花结果,批果熟(二年枝)在7月上中旬左右,二次果熟(当年发出的枝条)8月中下旬左右,果期持续到十月份,具有三个多月的采果期,除一年能二次结果外,该品种还具如下有几个特点
1、适应性强、抗严寒、耐高温、能适合南北方种植。
2、果个大、口感好、产量高、果期持续时间长
3、鲜果硬度大,耐储运。
4.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强.
总之.特大双季红树莓.是现今树莓品种中.具有较强发展前景的树莓品种,也是集鲜食.加工兼用型树莓品种
秋福
品种优势:果大、高产、早熟、品种领先,该品种平均单果重3.8克,7.5克,高亩产2000公斤,秋果高亩产1200公斤以上。
秋果成熟期较其它双季品种要早,夏果7月中旬果实成熟;(采收期20天左右);秋果即1年生枝6月下旬开花坐果,8月下旬果实开始成熟,(采收期35天左右)。
植株生长健壮,枝条较粗壮,直立性强,株高1.5—2.0米。适宜在10月中旬前有霜冻地区种植,可以采摘秋果。
秋福是目前双季树莓中先进的品种,国际认同,市场发展潜力大。适宜规模种植。
品种劣势:
果实硬度弱于哈瑞太兹。
行株距1.8×0.5,每穴内双株双行,亩用苗1480株。
黄树莓是树莓的一种。树莓,又叫覆盆子,植物分类中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下有实心莓亚属和空心莓亚属之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果实成熟时,实心亚属果实与花托不分离,形成实心的聚合果,而空心亚属果实则与花托分离,形成空心的聚合果,不同品种多达几百种。从颜色分:有红树莓,黑树莓和黄树莓等。俗称空心泡儿就是红树莓,属空心莓亚属;俗称牛妈妈泡儿是黄树莓,属实心莓亚属。
一、树莓种植技术
树莓,又称托盘、山莓果、悬钩子,属落叶小灌木。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色泽宜人。富含氨基酸,含有。VE、SOD及其他抗衰老物质,抗*物质鞣化酸含量特别丰富,具有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是治疗感冒、咽喉炎的良药。
树莓的适应性:树莓适应性很强,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都能栽植,不择土壤、病害少,在江西、福建、浙江、河南、河北等地都已有栽培,在北方树莓可忍受-40℃~-45℃的低温。
在南方40℃高温也能正常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因为树莓的根系没有自然休眠,在满足其生长条件下,会周年生长而不落叶。
1 选种
按照适地适种,适宜南方栽种的为红树莓 。
2 栽植方式与密度
每垄120cm-150cm,株距50cm,行距50cm,亩栽2500株。进入结果期,每667m2结果株数约8000~12000株。
3 栽植时间
春季和秋季皆可,但以秋季栽植比春季栽植的成活率高,春季在3月上旬,秋季在10月之后。
4 栽植措施
4.1 整地
树莓园的整地方法好采用全面机械整地,深度为25~30cm。
4.2施底肥
应根据栽植地的土壤条件而定,一般以施有机肥料为主,如厩肥,堆肥、油饼、泥炭等固体肥料,不易流失。
为了使幼树生长健壮。抵抗力强,施肥以施用氮、磷、钾三要素的复合肥料,对幼树生长好。
4.3 水分管理
树莓根系很浅,所以它不易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因此,树莓须种植在持水能力好的土壤上。树莓栽植后应及时灌水,尤其在干旱少雨的情况下,由于土层极易干燥,土壤含水量很低,幼树的根系无法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栽植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通过浇灌水使幼树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根系开始萌动生长使幼树固定。
树莓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非常敏感,经常保持表层土壤湿润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树莓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灌水十分重要,当树莓萌发生长并开始放叶时,应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合理地确定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到树莓开
花结果时,耗水量就更大,要灌生长水,到了入冬落叶之后,树苗在越冬埋土防寒之前,要灌一次水,叫封冻水,以提高树体越冬能力。
4.4修剪 修剪主要针对初生茎、花茎,疏剪去部分枝条,改善群体营养空间。
4.5采收、保鲜
4.5.1 分品种采收 树莓不同品种其采收期的长短有一定差异,为确保树莓果实质量,应分品种采收,分品种保存,分品种销售。
4.5.2分批采收树莓的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批采收,通常第1次以采收后的7~8d浆果大量成熟,以后每天采收1次。要在尽可能早晨采收,此时香味浓,下雨天不要采收,否则易于霉烂。果实集中成熟时,应将采收员分成两组,一组专门采收过熟果、受伤害果,另一组专门采收优质果,以避免交叉污染。
4.5.3 适时采收 充分成熟的将果具有品种独具的风味,香气和色泽,这时必须采收,如采收晚了,浆果变色,很容易霉烂变质;如采收过早,果皮发硬,发酸,香味差,口感不好。因此,必须适时采收。
4.5.4果实保鲜 树莓果实的果皮柔嫩,很容易碰破,果实采收后既不能承受较重的压力,稍受挤压即破裂出汁,同时较难保鲜,在常温条件下货架期也只有1~2d,因此根据市场和订单进行分装与低温、冲气,速冻等保鲜处理。
以适当延长保鲜期,保持完美的风味。
二、哪些地方适应种植
1、种植树莓对土壤无特殊要求,在偏酸或中性土壤中均可良好生长,保水性能好的沙壤土特别适宜,有利丰产。抗病能力强,一般不需要防病治虫。
2、原有果园的边界或山地坡与坡之间的斜坡都可以套种,不仅可以增加效益,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并且其侵占性强,基本寸草不生,防止杂草生长。
三、效益分析
投入:除了次苗费和基肥,之后基本不用什么管理,也基本不需要施肥打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