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基地常年供应国槐,青桐,法桐,孪树,合欢(蓉花),龙爪槐,白蜡,大叶女贞,垂柳千头春,木瓜树,金丝柳,红叶李,碧桃,榆叶梅,白日红,西府海棠,美人梅,等乔灌木多个品种是国内知名的生产基地。本基地依托上述优势,整合重点资源,凭借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推行统一的质量标准,形成专业销售平台,运用现代化物流的销售、配送手段,为客户提供优质、优价的绿化苗木产品,努力打造苗木行业的知名品牌。
法桐报价表(仅供参考,电话咨询)
产品名称 |
米径 |
价格 |
单位 |
法桐 |
15 |
600元 |
株 |
法桐 |
11 |
130元 |
株 |
法桐 |
8 |
65元 |
棵 |
速生法桐 |
18 |
550元 |
株 |
速生法桐 |
15 |
400元 |
株 |
速生法桐 |
12 |
190元 |
株 |
速生法桐 |
10 |
95元 |
株 |
速生法桐 |
9 |
58元 |
株 |
造型法桐 |
15 |
850元 |
株 |
法桐树种介绍
法桐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花序头状,黄绿色,果实一串一串的球形,像悬挂的铃铛,3-6球成一串,果柄长而下垂,因此又叫悬铃木。法桐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易成活,耐修剪,抗烟尘,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法桐栽培繁殖技术
播种用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深翻30厘米,耙平后将种子均匀的撒在上面,覆一层细土,厚度约0.5厘米。用水喷湿地面后再浇透,一般每隔3~4天浇1次水,保持地面湿润。20天后可出苗,出苗率一般可达到20%~30%。
3月中下旬进行扦插,插条长l2~l5厘米,少保留2~3个饱满芽。剪好的插条随时捆好放入水中,防止失水影响成活率。扦插深度为插条的2/3左右,扦插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1)量度管理:根据棚内温度的囊化采廖于15-30℃。
(2)充照管理:根据季节的变化和地区特点照条件。
(3)湿度管理;根据担料大棚内强度的变化湿,使大棚内的湿度达到法桐生长的需求。
法桐育苗管理
1、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以利保墒。5~6月施肥以氮肥为主,施肥应少量多次,防止烧伤小苗。7~8月份增施磷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9月份以后不再施肥,并尽量减少浇水次数。
2、病虫害防治。为害法桐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和大袋蛾,防治红蜘蛛可用40%-氯杀螨醇l000~l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l000倍液。防治大袋蛾可用75%辛硫磷、50%杀螟松、50%对硫磷l000~l500倍液。防治大袋蛾掌握在幼虫3龄前喷药防治效果好。
3、埋土防寒。法桐1年生苗高度可达到l米左右,冬季需埋土防寒,具体做法是于背风向阳处挖深约1.2米的沟,将小苗捆好直立放入沟内,将沟填平,插草把进行通风换气。
法桐整形修剪
在法桐绿化过程中,对法桐植物应根据其生长特性及其功能要求,可整剪成一定的形状,使之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以发挥更好的绿化作用。因此。整形修的是法桐植物栽培中的重要养护管理措施之一.是调节树体结构,促进生长平衡,消除树体隐患,恢复树木生机的重要手段。
法桐白粉病防治方法
白粉病菌侵染法桐后,潜伏在树体内,一般在每年5-6月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粉小圆斑,后逐渐扩大,导致嫩叶皱缩、纵卷、新梢扭曲、萎缩,影响该树的正常生长,发病严重时,在白色的粉层中形成黄白色小点,后逐渐变成黄褐色或黑褐色,导致叶片枯萎提前脱落。
防治方法:
发病后可用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2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1次,连续2~3次,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
有效预防:
树体休眠期要做好清园工作,剪除病枝和病芽;春季及时剥芽,生长期及时剪除新病枝、病芽、病梢和病叶丛,并带离法桐种植区集中处理。冬季结合修剪尽量剪除病芽、病梢,发病严重、冬芽带菌量高的树木,连续几年重剪后,可以获得很好的防病效果。
合理密植,疏剪过密枝条,使树冠通风透光,减少白粉病菌的传染。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引起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导致法桐树体旺长,营养补给不及时造成树势削弱,抗病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