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红栎树体高大,树冠匀称,枝叶稠密,叶形美丽,色彩斑斓,且红叶期长,秋冬季节叶片仍宿存枝头,观赏效果好,多用于景观树栽植;也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庭荫树种,被广泛栽植于草地,公园,高尔夫球场等场所。抗城市污染能力强。材质坚固,纹理致密美丽,为良好的细木用材,可制作名贵的家具,是结合公路,荒山绿化及生态环境林建设,用作特种经济用材林营建的首选树种。特别适合大面积栽培。广泛用于城市绿化,同时 具有生态价值,可用于地被恢复。 [2]
混交林主要的是根据作物喜光与耐荫,树根扎根的深度,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树种间的混合搭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水分和养分。
北美红栎与泓森槐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殖方式
编辑
一般采用播种繁殖,在**适应种植的范围较广,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均可种植。北美红栎主要害虫是栗实象鼻虫,幼虫在种子内蛀蚀,种子在外面看不到柱孔,仅有一小黑点。如有三头以上幼虫为害,一般都失去芽力。特别在种子堆积期间,温度升高,幼虫蛀蚀严重。所以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降低北美红栎小苗的病虫害。处理方法有:
-
温水浸种:将种子放进55度温水中浸泡10分钟。 [5]
-
溴化甲蒸熏:将种子放秘室内或密封容器内,当气温在23度时每立方用药37.4克.熏蒸40小时。对种子发芽无影响。
播种时间在春季进行。播种要保证湿度和良好的排水性。北美红栎发芽时间较长。每667平方米(1亩)播种量在100-250公斤,播种时应将种子横放,以利胚根向下生长。覆土厚度2-5厘米,当年苗高可达20-40厘米
肥
当大部分种子出土后,早上揭去塑料膜,幼苗怕晒,中午适当遮阴,幼苗出齐稍微老化后,逐渐去掉遮阴,5月上旬移植到大田,在管理中,视天气情况,每10天浇水1次,6-7月间用0.5%尿素进行叶面喷肥,7月中旬追复合肥1次,及时松土除草,促进苗木生长。 [5]
北美红栎平茬
北美红栎因其直立性状明显,如果栽培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主干不直,可在第2年春季定植后于主干基部平茬,当年生长量可达60-100厘米。据圃地观察,1、2年生小苗因抗性较弱,在冬季露地越冬时,部分植株易发生“抽梢”现象,发生此类现象的苗木可在第2年春季于主干基部上约5厘米处平茬即可。3年生以上大苗无上述现象发生,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