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腐烂病
摘要:1.症状识别梨树腐烂病分布很广,西洋梨受害重,常造成死树。**梨近几年也有增加的趋势。主要为害主枝和侧枝,发病初期病部稍隆起、
1.症状识别梨树腐烂病分布很广,西洋梨受害重,常造成死树。**梨近几年也有增加的趋势。主要为害主枝和侧枝,发病初期病部稍隆起、水渍状、红褐色至暗褐色,以手压病处稍下陷并溢出红褐色汁液,病部椭圆或不整形、病组织易撕裂,腐烂过程中发出酒糟味,后期病部渐干缩下陷,在病健交界处发生裂缝,病部表面生许多小黑点粒。当降雨或空气潮湿时,从中涌出淡黄色孢子角。西洋梨的枝干上往往形成大片病斑造成死枝死树。
2.发生规律该菌为弱寄生菌,病菌能从伤口侵入,侵入后以菌丝向四周扩展,分泌毒素杀死周围细胞,使皮层组织腐烂死亡,变为红褐色并发酵产生酒味。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树或死枝的皮层中过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角,风雨传播。
3.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增施有机肥、磷钾肥。
(2)合理疏果,防止过量。
(3)及时涂药保护,已经烂透的病疤要及时刮除病皮,涂药保护。发病轻只烂及皮层的可以不刮,但要涂药治疗,可涂50―100倍40%福美砷,或20―30倍灭腐灵、3―5倍9281水剂、843康复剂原液。未发病的枝、干也可以喷50―100倍福美砷、5度石硫合剂或20―30倍灭腐灵预防
梨树人工授粉的关键技术
摘要:梨树人工授粉的关键技术 一、授粉工具可用毛笔、软橡皮、绵羊绒毛等,将花粉盛于洗净干燥的小瓶内,一次沾满花粉可授花10朵左右。
梨树人工授粉的关键技术
一、授粉工具可用毛笔、软橡皮、绵羊绒毛等,将花粉盛于洗净干燥的小瓶内,一次沾满花粉可授花10朵左右。
二、采集花粉采集花粉常与疏花相结合。花粉一般采自开花较早且花粉量较多的梨树,如黄花梨等。花粉采集时间宜选在梨树花蕾含苞待放(好呈气球状)或花瓣刚张开时。采集花粉时,用双手揉搓花朵,使花药与花丝分离,用细孔筛子筛下花药。花药采下后,平摊于盘内或纸上,用红外线灯泡或普通灯泡加温,使花药温度保持在20―25℃,待花药开裂、花粉散出时,收集待用。
三、授粉时间梨树开花后5―7天内授粉均有效,以3天内为宜。上午8时至下午4时均可授粉,具体时间依花期气候而异。气温低于10℃时,授粉效果较差;日高温度达30℃左右时,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授粉。授粉适宜气温为15―20℃。花期气候不良时,好授粉2次。
四、授粉方法为了节约花粉,授粉前可在花粉里加上松树花粉、奶粉、藕粉和淀粉等填充物加以稀释,稀释量可为花粉量的2倍左右。如采用人工授粉器,可稀释10―20倍拌匀。如花粉发芽率低于30%,进行人工授粉时不必加入填充剂。授粉时,对树高2.5米以下的花朵按留果标准,每花序授2朵刚开的新鲜花,每亩授1万朵花左右。也可以把稀释的花粉装在纱布袋里,绑在竹竿上,然后用木棍轻轻敲打竹竿,使花粉洒在花朵上,用这种方法每亩约需花粉50克。还可把花粉混入15%的蔗糖溶液中,然后用喷雾器喷在花的柱头上,用这种方法每亩约需花粉80―100克。
此外,还可采取挂花枝或利用高接授粉品种、花期放蜂等方法。花期喷施0.2―0.3%硼酸、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15毫克/公斤萘乙酸等也能提高梨树坐果率。
梨树怎样“腹接补空”
所谓“腹接补空”即在梨树光秃部位,用腹接法接上一些枝条,使其形成一定的枝组补满空间,增加结果部位。据观察,嫁接后年即可抽生2~3个新梢,迅速形成枝组,第二年即开始形成少量中小型枝组,第三年可发展成大中型枝组。有的还可培养成理想的侧枝,并开始大量结果。嫁接后第三年,每个嫁接上去的枝组可挂果20个左右,多的达40个。
一、嫁接时期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嫁接适期。
二、嫁接部位凡树冠空秃处,只要树皮较光滑、无严重轮纹病,一级主枝均可嫁接。
三、嫁接品种选用成熟较晚、果较大、长势强的中晚熟品种与早中熟品种进行嫁接,不能选用与母体相同的品种。
四、接后管理生长期要及时摘心,增加分枝并争取当年形成花芽。
巧治梨树金龟子
摘要:梨树上的金龟子可采用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 (1)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在清晨或傍晚摇动树枝,振落树上的金龟子举行
梨树上的金龟子可采用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
(1)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在清晨或傍晚摇动树枝,振落树上的金龟子举行捕杀。
(2)在金龟子发生严重的梨园,傍晚用农地乐1500倍液或乐斯本、辛硫磷1000倍液或功夫菊酯2000倍液等喷洒果园地面和树冠,对控制金龟子为害有显著效果。
三)栽植密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梨树栽培方式逐渐由乔化稀植向矮化密植变革。密植是获得早期丰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栽培方式,它可以增加叶面积,有效地利用光能,经济利用土地。生产上常用的栽植密度可归纳为 3 种。
一、普通密植:株行距为 4 米 、 5 米 ,每公顷栽 500 株;
二、中度密植:株行距为 2.5 -3 米 × 4 米 ,每公顷栽 1000-833 株;
三、高度密植:株行距为 1 -2 米 × 3 米 ,每公顷栽 3333-1667 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