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草莓上的常见虫害之一,俗称腻虫,危害草莓的蚜虫有多种,主要是桃蚜和棉蚜,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其传播草莓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直接为害。桃蚜还可危害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菠菜、瓜类及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蚜虫在草莓植株的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棉蚜1 年繁殖20-30代,桃蚜1年繁殖10代,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繁殖速度快,危害严重。秋末,随温度降低,叶片枯萎,以有翅蚜迁到附近植株的老茎或枯叶下产卵越冬或直接在草莓茎和老叶下产卵越冬。
蚜虫防治(1)及时摘除老叶,铲除杂草,清洁田园,减少蚜虫的越冬虫源和场所;(2)在设施内放养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等红蜘蛛的天敌,防治效果较好。(3)在繁苗期,应加强喷药防治,减少蚜虫的病毒病传播机率。(4)草莓开花期前喷药防治l一2次,可用50%的敌敌畏溶液1000倍。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辟蚜雾2500-3000倍掖。一般采果前15天停止用药。(5)在蚜虫发生期可用10%蚜虱净或施可净20克/亩等防治
蚜虫主要群集在草莓的嫩叶上,刺吸汁液,吸食后 成褪绿的斑点,造成叶片卷缩变形,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另外,蚜虫还是多种病害的传播者。
草霉灰霉病多在谢花后开始发生,病菌先侵染小果,使接触湿土的果面首先发病,然后沿果梗蔓延至花序,使整个花序干腐枯死;果实受侵,果面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块,后变暗褐色,组织软腐,香味消失,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密生鼠灰色霉层。
草莓灰霉病是受灰葡萄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病菌在被害植株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合时形成孢子,随风扩散蔓延。病菌发育的适温度为20℃~25℃, 低4℃,高30℃~32℃;分生孢子在13.7℃~29.5℃均能萌发,但以在较低温度时萌发有利。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低温、高湿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栽植过密,偏 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园内光照不足,或连续阴雨、园地排水不良,地面湿度大等,均适于病害发生。
农业防治早春及时清除枯枝枯叶,发病初期摘除感病花序,剔除病果,减少菌源;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并适当控制浇水,防止植株旺长和园内湿度过大;采用塑 料薄膜或柴草覆盖地面,避免果实直接接触潮湿土壤。药剂防治从花序显露开始,选用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50%代森锌500倍液、50%敌菌灵6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 50%速克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150克/亩+水75公斤、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135克/亩+水75公斤等药剂,每隔7~10天喷一次,共 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