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繁殖: 过去采用分株繁殖,产苗量低,只适于零散栽培;而种子繁殖能提供大批量的苗木,可以适应香椿集约栽培和大发展的需要 香椿种子发芽能力约为0.5a左右,0.5a以上的种子几乎不发芽 因此,要选用当年采集的新鲜蒴果,风干搓碎,风选去杂 种子繁殖的要点是:选好苗圃地;细致浸种催芽;适时播种,防寒防旱;低床条播,滋润沟底;分期及时施肥;科学用水,度过春旱;及早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浸种催芽:香椿播种每公顷需种量为371kg,播种前按种子和水1∶3的比例在20~30℃的温水中浸泡1昼夜捞出后用清水淘洗干净,装在底部不积水的泥盆中,上盖2层纱布,置温暖避光处催芽,温度控制在20~25℃,种子厚度不得超过3cm,或者用浸过水的旧麻袋包裹催芽 当30%的种子裂嘴冒白芽尖时,与细沙或细土掺拌均匀播入条沟

栽培方式: ①普通栽培 香椿的繁殖分播种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称根蘖繁殖)两种 播种繁殖的由于香椿种子发芽率较低,因此,播种前,要将种子在30—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起后,置于25℃处催芽 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时播种(播种时的地温低在5℃左右)上海地区一般在3月上中旬 出苗后,2—3片真叶时间苗,4—5片真叶时定苗,行株距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当次年苗长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 也可采用断根分蘖方法,于冬末春初,在成树周围挖60厘米深的圆形沟,切断部分侧根,而后将沟填平,由于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断根先端萌发新苗,次年即可移栽

2公分香椿苗基地 1公分香椿苗培育 建棚及移栽采用普通一斜一立式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大棚,南北宽8米,东西长40米,墙体用土筑成,后墙高2米,厚60厘米,脊高2.4米,棚内用水泥柱做支架,棚前坡以竹杆为横梁,覆盖普通聚乙稀薄膜,夜间加盖稻草苫,棚后坡用玉米秸、麦秸泥墩实,防寒保温,11月上旬至下旬要把香椿苗木稳栽于大棚内 定植前,亩施二铵100公斤,鸡粪5000~10000公斤,深翻60厘米,耙细耧平,作畦1米宽,畦埂宽40厘米,便于走入采菜,亩栽8~10万株 定植后10~15天为缓苗期,白天10℃;促生期白天温度18~23℃,夜晚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