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又名笃斯、黑豆树(大兴安岭)、都柿(大小兴安岭、伊春)、甸果、地果、龙果、蛤塘果(吉林)、讷日苏(蒙古族语)、吉厄特、吾格特(鄂伦春语)、老鸹果(贵州都匀,山里有野生的)等,种加词uliginosum意为“湿地或沼泽生长的”,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多年生灌木或小灌木植物,有“兴安小雪莲”赞誉,分布于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欧洲、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长白山地区,生长于海拔900米至2,300米的地区,多见于针叶林、泥炭沼泽、山地苔原和牧场,也是石楠灌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笃斯越橘亚种或变种的分类方式繁多,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学者观点均不相同,因此,笃斯越橘种下无任何被广泛承认的亚种和变种。
蓝莓为灌木,树体大小及形态差异显著。树高从5m到0.3m,多年丛生,有常绿也有落叶,单叶互生,叶全缘或有锯齿。花冠常呈坛形或铃形。花瓣基部联合,外缘4或5裂,白色或粉红色,雄蕊8~10个,短于花柱,由昆虫或风媒授粉,花序多为总状花序。
多数品种成熟时果实呈蓝黑色,有的品种为红色;果实有球形、椭圆、扁圆或梨形,平均单果重量约在0.5~2.5g之间。果肉细软,多浆汁。种子细小,食用时可随果肉食下不影响口感,根系多而纤细,粗壮根少,分布浅,没有根毛。
灌木丛生,树高差异悬殊,高可达10m,栽培中常控制在3m左右;高丛蓝莓树高一般1~3m;半高丛蓝莓树高50~100㎝;矮丛蓝莓树高30~50㎝。
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蓝莓在入冬前落叶,兔眼为常绿,叶片在树体上可保留2~3年。叶片大小由矮丛蓝莓的0.7~3.5㎝到高丛蓝莓的8㎝,长度不等。叶片形状常见的是卵圆形。大部分种类叶背面被有绒毛,有些种类的花和果实上也被有绒毛,但矮丛蓝莓叶片很少有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