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槐(学名:Sophora japonica),为豆科下的一个植物变种变型,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裂纹;当年生枝绿色,无毛。龙爪槐是国槐的芽变品种,落叶乔木、喜光、稍耐阴、能适应干冷气候。树冠优美,花芳香,是行道树和优良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疗疮毒;木材供建筑用。该种由于生境不同,或由于人工选育结果,形态多变,产生许多变种和变型。主要产于华北、西北,抚顺、铁岭、沈阳及其以南地区都有引种栽植。
1形态特征
编辑龙爪槐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变无毛;小托叶2枚,钻状。
圆锥花序顶生,常呈金字塔形,长达30厘米;花梗比花萼短;小苞片2枚,形似小托叶;花萼浅钟状,长约4毫米,萼齿5,近等大,圆形或钝三角形,被灰白色短柔毛,萼管近无毛;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旗瓣近圆形,长和宽约11毫米,具短柄,有紫色脉纹,先端微缺,基部浅心形,翼瓣卵状长圆形,长10毫米,宽4毫米,先端浑圆,基部斜戟形,无皱褶,龙骨瓣阔卵状长圆形,与翼瓣等长,宽达6毫米;雄蕊近分离,宿存;子房近无毛。
荚果串珠状,长2.5~5厘米或稍长,径约10毫米,种子间缢缩不明显,种子排列较紧密,具肉质果皮,成熟后不开裂,具种子1~6粒;种子卵球形,淡黄绿色,干后黑褐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2生长习性
编辑3产地分布
编辑在宋时传入日本,十八世纪中叶从日本传到欧洲,以后从欧洲传到美洲。日本、越南也有分布,朝鲜并见有野生,欧洲、美洲各国均有引种。
4栽培技术
编辑繁殖方式
龙爪槐花果(3)于每年10月份落叶后,剪取生长壮实的新枝条,截成15cm左右的小段国槐,捆成捆放入水中浸泡30小时,让其吸足水分。然后把强力生根剂用水以百倍浓度比稀释,再加黏土打成糊状,涂沾插条根部,马上扦插到温室育苗沙床上,温度保持在30℃左右。湿度保持80%左右。
等根部出现嫩芽时。要及时移栽到温室地上,株行距15emx25cm为宜。小苗出齐10em左右时浇1次小水,进行叶面肥喷施。促进小苗生长。当外界平均温度在20℃时,将温室膜逐步揭掉(切忌一次就取掉膜,以防曝晒小苗),可再用遮荫网遮荫一至两周,以防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