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病虫防治

如何防治百合白绢病?

2016-08-12 11:09
    百合,学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属(学名: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亦作药用。


 
    如何防治百合白绢病?
    症状:全株枯萎,茎基缠绕白色菌索或菜籽状茶褐色小菌核,患部变褐腐烂。土表可见大量白色菌索和茶褐色菌核。
    病原:SclerotiumrolfsiiSacc.称剂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白色绢丝状,呈扇状或放射状扩展,后集结成菌索或纠结成菌核。菌核似油菜籽状,初白色至黄白色,后变茶褐色,圆形,表面光滑。
    传染途径:
    (1)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或菌索产生菌丝进行初侵染。
    (2)病株产生的绢丝状菌丝延伸接触邻近植株或菌核借水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传播蔓延,连作或土质粘重及地势低洼或高温多湿的年份或季节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重病地避免连作,最好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水旱轮作防效明显。
    2、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及其邻近植株淋灌5%井冈霉素水剂1000~1600倍液,或50%田安水剂500~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穴)淋灌0.4~0.5升。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用40%五氯硝基苯加细沙配成1∶200倍药土混入病土,每穴100~150克,隔10~15天1次。
    3、结合翻地,每亩掺施100~150公斤石灰粉,使土壤微碱化,可抑制白绢病菌繁育。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