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病虫防治

杜鹃根腐病的症状及防治

2016-08-05 12:58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杜鹃根腐病又叫立枯病,大多在杜鹃扦插苗上发生,引致幼苗枯死。病菌从根或地表根颈部侵入,感病部位初为水渍状暗褐色斑点,严重时韧皮部腐烂,有时皮层组织脱落,木质部外露,根成黑褐色腐烂。植株地上部生长受阻,叶片叶脉间变黄,产生枯斑和萎蔫,最后整株枯死。
    杜鹃根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无孢科、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杜鹃根腐病菌不产生无性孢子,只产生不孕菌丝和菌核,菌核油菜仔状,彼此有菌丝相连,以此侵染传播病害。
    杜鹃根腐病原菌以菌丝或菌核在残留的病株上或土壤中越冬。带菌土壤是病害发生的主要侵染来源。土温13-26摄氏度都可发病,以20-24摄氏度最适宜。扦插苗床土壤粘重,透气性差,床面不平,过分潮湿,扦插苗发根不好,生长纤弱时容易发病。床土或盆土未经消毒时病重。立枯丝核菌寄生性不强但有较强的腐生习性,寄生范围广,多种花卉、林果植物均可受害,交互传播侵染。
    防治方法
    1、应在无病苗床上扦插育苗,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并处理病土。
    2、浇水不宜过多,雨后注意排水,控制苗床湿度。
    3、床土以福尔马林消毒,用0.5%福尔马林液浇湿后,覆以塑料薄膜,处理2周后使用。或用1:1的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混合处理土壤,每平方米土壤8-10克。拔除病株后可灌50%的克菌丹800倍液消毒。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