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组织培养 外植体的选择,通讯采用初生茎的顶芽及侧芽作外植体。品种不同,启动难易也有所不同。地生兰一般为16%—75%:夏兰一般比春兰容易;素心兰诱导较难。气生兰中的青蝉、红蝉兰较易于成功。材料的消毒、切取和接种,从母株上切下初生茎后,用自来水冲洗,剥去外叶,吸去表面水分,用75%酒精浸数秒钟,再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浸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放在消毒滤纸上吸去水分,用解剖刀取芽接种。培养基及培养方法,不同品种所需要的培养基不尽相同,建兰类的品种如夏兰、秋素以用无机盐浓度较高的MS培养基较好。激动素一般用0.5-5ppm,培养基的pH为5.2-5.5,培养室温度25±3℃。接种初期置弱光下,外植体启动形成原球茎后移入光培养室。地生兰的原球茎多呈丛生状,或称根状茎。气生兰呈圆球形。固体培养基与相同成分的液体培养基宜交替使用。固体培养基每30天换一次。原球茎可以不断地分割、增殖。将原球茎转到适当增加6-BA、NAA的B5固体培养基上,可分化出芽和根,分化率达95%。1-2个月后,在苗高2-3厘米,有根1-2条时,转入去掉6-BA的已培养基,使其健壮生长。每1-2个月更换培养基一次。4-6个月后,苗高10-12厘米,根2-3条,根芽生长茁壮时移植,从接种到移植约需1.5-2年。试管苗的移植养护;移植前将试管拿到移植圃,去盖放置三、四天,今其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取出试管苗,用自来水小心洗去琼脂。培养土以泥炭土加少量木炭为好,也可加消毒过的腐叶上。每盆种植5-10棵苗,浇透水。移植苗应置于弱光下,保持湿度80%,温度15-25℃,空气洁净、流通。成活后,移放在正常光照、温湿度适宜及通凤的环境下。移植成活率85%-90%。
(3)播种 一枚兰果内虽有多达10万甚至100万粒种子,但因种子里仅有发育不完全的胚,种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规方法播种不能萌发,故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播后才可萌发。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酒精灭菌,在无菌条件下用小刀剖开,取出种子,用细白布包裹,置烧杯中。用10%次氯酸钠浸泡5-10分钟,或用饱和漂白粉清液充分浸泡2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播于培养基上。播种后置培养室中,温度保持25±13℃。萌动后初呈白色小颗粒状,移到光下则迅速膨大,转绿,形成原球茎。气生兰原球茎为圆球形。地生兰多为丛生形,以后生长速度较快,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年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