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木栽培

羽衣甘蓝常规栽培技术要点

2016-07-13 08:58
    引言
    羽衣甘蓝又名叶牡丹,十字花科甘蓝属2年生草本花卉,属于喜凉性植物,性耐寒、喜阳光充足和肥沃土壤。
    1、品种
    从叶型可分为皱叶、圆叶、羽叶、波浪叶等;从叶色可分为边缘叶有绿色、深绿色、灰绿色、黄绿色,中心叶有纯白、淡黄、黄肉色、玫瑰红、紫红等品种。


 
    2、穴盘育苗
    2.1、第一阶段(第1~5d)
    选择无菌、排水良好的介质,PH5.5~6.2,EC值小于0.5。用薄薄的一层泥炭或者蛭石来覆盖种子,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温度为21℃。在种子发芽期间,不要让介质干掉,保持育苗土的湿润。
    2.2、第二阶段(第6~14d)
    种子发芽后,把穴盘放到大棚里较为阴凉且光照充足的地方。为了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大棚必须进行遮阴处理,同时保证通风良好。最适温度为13~15℃。稍微施一点肥料,氮浓度为50 PPm的肥料(硝态氮)可使幼苗健壮。
    2.3、第三阶段(第15~22d)
    温度保持在13~15℃,每隔10d施入氮浓度为100~150 PPm的肥料(硝态氮)一次,EC值水平保持在0.7~1.0。较高的EC值(大干1.5)严重影响根部正常生长,因此需要避免高温和低水分的情况,以免对植株造成压迫。若生产的羽衣甘蓝作为食物销售,则禁止使用生长调节类物质。
    2.4、第四阶段(第23~28d)
    当幼苗长到第2对真叶时,移植到盆钵里。由于此时羽衣甘蓝开始快速生长,过晚的移植会导致叶片生长差,植株徒长。
    3、盆钵栽培
    3.1、土壤
    移植幼苗到10~15cm的盆钵里(每盆1株)。使用排水良好、PH5.5~6.2、EC值低(小于0.5)的土壤。白天温度保持在20℃,夜间温度保持在15℃。
    3.2、肥料
    每隔10d施一次液体肥料,硝态氮浓度为100~150 PPm的平衡肥。
    3.3、散盆
    为生产出株形较好的盆花,减少茎部的伸长,各花盆间要留足够的空间。
    3.4、浇水
    每次浇水要浇透,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
    3.5、叶片变色
    在叶片开始变色前要留足生长空间。在夜温降至10~13℃以下2~3周后,叶片会迅速变色。在2~7℃条件下,叶片变色会更加剧烈。
    4、病虫害防治
    最常见的虫害是食叶害虫(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等)、蚜虫和白粉虱。常用防治药剂有阿维菌素、乐斯本等。
    主要的病害包括霜霉病、黄萎病、灰霉病等,可用甲基托布津、速克灵、克露、甲霜灵、农用链霉素等。
    5、常见的问题
    (1)羽衣甘蓝适宜生育温度为5~20℃,生育期植株感应一定的低温后,中心叶片开始转色。低温感应温度大致为10~13℃(因品种不同而异),若生育期持续高温则植株心叶不转色,反之若苗期遭遇持续低温,则出现小苗转色甚至小株抽薹。
    (2)氮肥使用过量常使转色不良。
    6、防止措施
    (1)选择合适播种期,避免植株期遇持续高温。
    (2)平衡施肥,避免氮肥使用过量。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