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木栽培

冬种紫云英栽培技术

2016-07-07 09:32
    紫云英(学名:Astragalus sinicus L.)又名翘摇,红花草,草子,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条件,有一定耐寒能力,全生育期间要求足够的水分,紫云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砂质和粘质壤土较为适宜。耐盐性差,属豆科、黄芪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较肥大,侧根入土较浅,茎呈圆柱形,中空,柔嫩多汁,有疏茸毛。叶多数为奇数羽状复叶,花为伞形花序,一般腋生,少顶生,荚果两列,联合成三角形,种子肾状,种皮光滑,根、全草和种子可入药,有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之效。是中国主要蜜源植物之一。


 
    冬种紫云英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选品质纯正的迟熟品种、当年新种,发芽率高,亩产高;播前晒种半天;然后加等量的河沙,装入编织袋内用力揉擦,磨伤种皮除去蜡质,可提高发芽率30%,浸种24小时,种子露芽眼即可播种。
    二、拌菌拌种肥
    新种区必须拌接根瘤菌,这是新区种植紫云英成败的关键措施,老区拌菌种也可显著提高产量。拌种肥可用5公斤过磷酸钙加30公斤草木灰和50—100公斤的腐熟农家肥混合堆沤7天,然后混合种子随拌随播。
    三、播种时间
    于晚稻禾穗钩头后进行,亩播紫云英1—1.5公斤混合萝卜青0.25公斤;紫云英、萝卜青与晚稻共生期15—20天为宜;播种时田间保持湿润状态,水分过多或干旱都不利其生长。
    四、水分管理
    紫云英喜湿润,既怕旱,又怕渍水。整个生育期应保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做到田间能排能灌;晚稻收割后要开好十字沟、环田沟,沟沟相通,大雨不积水,雨过田干;如遇干旱,土壤发白,应及时灌“跑马水”湿润土壤,以适应紫云英的生长要求。
    五、施肥
    适当追肥,特别是肥力差的稻田应追施1—2次的肥料,以“小肥养大肥”,可显著增加绿肥产量。施肥分为基肥,冬前肥和春肥三个阶段。
    六、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菌核病、白粉病,虫害有蚜虫、蓟马、潜叶蝇、豆荚螟、斜纹夜蛾等,应注意综合防治。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