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木栽培

介壳虫对米兰有哪些危害?

2016-07-02 10:13
    米兰是常见的花卉植物,为灌木或小乔木;茎多小枝,幼枝顶部被星状锈色的鳞片。花芳香,直径约2毫米;雄花的花梗纤细,长1.5-3毫米,两性花的花梗稍短而粗;花萼5裂,裂片圆形;花瓣5,黄色,长圆形或近圆形,长1.5-2毫米,顶端圆而截平;雄蕊管略短于花瓣,倒卵形或近钟形,产广东、广西;常生于低海拔山地的疏林或灌木林中。福建、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常有栽培,分布于东南亚各国。中国北方也有盆栽。山东地区只要冬季移于温室或室内保温地方,温度不低于5℃,注意少浇水,就能安全过冬。
 

 
    危害米兰的介壳虫主要是吹绵蚧、褐软蚧等。其若虫和成虫群集于叶背和枝梢上刺吸汁液,常使米兰枝叶发黄、枝梢枯萎,引起落叶甚至全株枯死。介壳虫还可诱发米兰煤污病,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
    (1)吹绵蚧:寄主广泛,在温室花卉中除米兰外,还能危害红背佳、含笑、扶桑、山茶、佛手等花木。其雌成虫椭圆形,桔红色,长 5~7毫米,腹面平坦,背面隆起,呈龟甲状,被有银白色蜡质和纤维状蜡丝,腹部附有白色卵囊,囊上有脊状隆起线14~16条。雄成虫体长3毫米,细长,桔红色,前翅发达,灰褐色,后翅退化。若虫初孵时无蜡质覆盖,取食后才渐渐出现淡黄色蜡粉。卵初产时橙黄色,后渐变为桔红色。
    在北方地区,吹绵蚊每年发生2~3代。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越冬。适宜温度为23~24℃,高温不利于其生长发育,39℃即可使之死亡。
    (2)褐软蚧:在北方温室内发生普遍,危害的花木种类也很多。雌成虫体长3~4毫米,卵圆形,扁平,多为棕褐色,背面有纵脊纹。若虫呈长椭圆形,扁平,黄绿色,背面中央呈纵脊状。
    褐软蚧1年发生2~5代,以雌成虫或若虫越冬,第2年4~5月变为成虫,5~6月胎生若虫,若虫固定取食后即不再移动,8月变成成虫后,又胎生若虫。
    (3)防治措施:一是要加强引进苗木检疫,避免害虫远距离传播。二是应在米兰秋季入室前彻底清除虫体。家养米兰发生介壳虫危害时,可以用软刷刷除虫体或结合修剪将虫枝除去集中烧掉,也可试用“适合家庭使用的防治介壳虫验方有哪些?”问题的解答中介绍的验方。三是药剂防治。须抓住卵孵化盛期,喷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等药剂,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见效。如介壳已经形成,可以将味哺丹和铁灭克颗粒剂埋入土中,内径24厘米的花盆,用3%味哺丹颗粒剂10~15克或5%铁灭克颗粒剂3~5克,也可喷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