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木栽培

兰花叶枯病的病害防治措施

2016-06-25 16:28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症状
    主要发生在兰花叶片上,初期病斑黑褐色,近圆形,发生于叶缘处的病斑呈半圆形;随后迅速扩展成椭圆形大斑,直径可达20余mm,边缘为黑褐色,中央逐渐变为浅褐色,有时有一、二圈浅色环纹。
    防治
    a、加强栽培管理:温室要通风透光,花盆放置不宜过密,盆栽时应更换新土。
    b、清除侵染源:及时清除病叶及其残体,以消灭侵染源,防止病害蔓延。
    c、药剂防治:发病前可用0.5~1%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发病期间可用 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均能控制病害蔓延。
    发病规律
    该菌在病叶及其残体上越冬,借风雨、浇水时滴溅打传播蔓延。一般自伤口侵入,对嫩叶也可以直接侵入。在气温适宜及湿度较高的条件下,病菌才能扩展致病。地土壤板结,盆花放置过密,通风透气不良均易发病。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