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盆竹最好用宜兴紫砂浅盆,或长方形或椭圆形。若用五彩瓷盆,不合竹性,而且疏气排水不良,竹根易烂,若用深盆,有碍观赏,亦不相宜。竹竿以奇数为佳,三竿、五竿、七竿,所植位置应在盆盎之一侧,或左或右,如植于正中,则艺术特性顿失。其余空出的盆面,可先缀一拳奇石,再嵌满青苔。所缀之石,以清瘦、挺秀者为贵,臃肿、肥胖者不可取。石料硬质或软质,可根据各人喜爱选择。硬质的有广东英石、昆山白石和劈石等,软质的有砂积石、浮石等。石质不同,其情味亦各异。奇石经一段时间的雨露滋浸,或经人工授苔,便会慢慢长出绿苔来,有苔则石活,石活则有生气,更觉可爱。竹、石的高低都应与盆盎大小相配,方能相映成趣,否则,有伤雅趣。
盆竹的培养土则宜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和沙土混合使用。上盆时需疏剪枝叶并保护好须根,上盆后注意遮阴和保持环境温度,并经常在叶面喷水,否则叶片很易枯萎。
盆竹主要通过修剪与配置法进行造型。修剪宜在新竹长定后,将各种影响美观的枝条如交叉枝、平行枝、重叠枝等去除;并疏剪过密的枝条或植株。对靠近基部的侧枝也需去除,以显出竹的挺秀和萧疏。平时保持盆土水分充足,但不可积水。春夏新竹生长盛期适当减少浇水,可使植竹矮化。每年5至8月,施2至3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每隔2至3年翻盆,时间宜在4至5月。翻盆时去除部分旧根,换上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