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拉丁文:Helianthus annuus),属向日葵族,一年生本,高1~3.5米。茎直立,圆形多棱角,质硬被白色粗硬毛。广卵形的叶片通常互生,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
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中性的黄色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管状花,棕色或紫色,能结实。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称葵花籽。
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一、生育特点
(一)出苗期
当地温达到8-10℃时,种子发芽,首先长出胚根,然后伸出子叶。当出苗到3-4对真叶时为叶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决定一生中叶片数的多少。由3-4对真叶到7-8对真叶期间为花原基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决定花盘中小花数(子实数)。由7-8对真叶到现蕾期为小花分化和雌雄蕊形成期,这一时期与小花是否可育有关。
(二)现蕾期
当植株出现1cm左右的花蕾时为现蕾期,从出苗到现蕾,春播品种约需35-50d,夏播约需28-35d。向日葵从现蕾后开始快速生长。
(三)开花期
向日葵开花期是生长最旺盛阶段,植株高度的一半是在这个时期增长的,从现蕾到开花,春播品种约需25—40d,夏播约需18—24d,开花后3—5d,进入开花盛期。
(四)成熟期
向日葵从开花到成熟,春播品种需35~55d,夏播品种需25—40d。成熟期要求晴朗的天气,雨水过多或空气湿度过大,会使病害加剧。
二、水分管理
(一)需水特点
向日葵是抗旱能力很强的作物,种子发芽需吸收种子本身重量56%的水分。从出苗到现蕾需水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20%左右,现蕾至开花结束占60%左右,开花结束到成熟占20%左右。
(二)灌排水
苗期需水少,一般不浇水,适当干旱,促进根系向下深扎,开花前后需水量迅速增大,及时浇水满足向日葵需要。后期视情况灌排水。
三、养分管理
(一)需肥特点
每生产100kg向日葵籽实,需氮3.3—6.1kg,五氧化二磷1.5-2.5kg,氧化钾6.3-13.9kg,向日葵需钾量高于其他作物。从现蕾到开花特别是从花盘形成至开花,是向日葵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出苗至花盘形成至蜡熟期吸收磷素较多。
(二)施肥技术
1.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化肥,可以为向日葵持续提供养分。
2.追肥
向日葵需在现蕾之前10片真叶时追肥,每667m2追30kg碳酸氢氨。
四、其他管理措施
(一)间、定苗
向日葵苗期生长快,发育早,当幼苗出现1对真叶时即应苗。当2对真叶时就应定苗。病虫害严重或易受碱害的地方,定苗可稍晚些,但最晚也不能在3对真叶出现之后。
(二)中耕除草
向日葵田铲趟3次。第一次结合间苗进行除草;第二次结合定苗进行铲趟;第三次中耕除草在封垄之前进行。中耕同时,应进行培土,以防倒伏。
(三)打杈和人工授粉
有的向日葵品种有分枝特性,分枝一出现,就会造成养分分散,影响主茎花盘发育。因此,当植株出现枝杈,应及时打掉。向日葵主要靠蜜蜂传粉,即可减少向日葵空壳率,又可采收蜂蜜,一举两得。在蜂源缺乏的地方,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人工授粉的时间,可在上午9-11时进行。这时花粉粒多,生活力旺盛,授粉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