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木栽培

白兰花炭疽病

2016-06-07 15:28
    白兰(学名:Michelia alba DC.):常绿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雌蕊心皮多数,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白兰花炭疽病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有褪绿小点出现并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部分浅色,上有小黑点出现,如病斑发生在叶缘处,则使叶片稍扭曲。病害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大病斑,引起整叶枯焦、脱落。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病菌在病残体中越冬,翌年6-7月,借风雨传播。雨水多、空气潮湿、通风不良时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白兰花的幼树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①植株间距不可过密。以利于通风透光。及时剪除病枝叶,集中销毁,减少浸染源,②发病初期喷70%炭疽福美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1:200倍波尔多液,10天1次。连续喷3次效果较好。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