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木栽培

鸢尾灰霉病的防治

2016-06-01 17:44
    鸢尾(学名:Iris tectorum Maxim. )又名:蓝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属天门冬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直径约1cm,斜伸;叶长15~50cm,宽1.5~3.5cm,花蓝紫色,直径约10cm;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cm,直径2~2.5cm。原产于中国中部以及日本,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南部。可供观赏,花香气淡雅,可以调制香水,其根状茎可作中药,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


 
    受葡萄孢属侵染的植株整个或局部可见斑块。植株生长受阻,鞘叶受湿腐影响,从地面部分起向上被覆着灰色的孢子网。结果,叶尖虽不黄,但植株仍倒伏。
    受病的种球潮湿,开始腐烂、变褐,但无异味。当去除表皮后,球根顶部可见灰色织物伴有黑色菌丝块。根部和基盘未受侵染。除了受损叶或干叶外,叶片一般不受危害,在潮湿环境下,无规则斑点会在花朵上出现。
    病因
    灰色葡萄孢属真菌引发灰霉病,通常在潮湿环境下发病。真菌还危害许多作物和植物。
    防治
    - 避免叶片受损。
    - 新芽长于5厘米的球根不再种植,特别不能使用地膜。这样避免阳光灼伤。
    - 球根种植不要过密,在生长期内保持土壤无杂草。
    - 温室中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如必要,可打开风机并加热,保持植株干燥。
    - 上午浇水以保证植株干燥。
    - 叶面受损后,根据需要喷洒杀菌剂。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