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根深、阴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海拔1000米以下,云雾较多或直射光较少的地方及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最为适宜。著名产区有安徽六安、祁门、江西婺源、庐山、福建武夷山、浙江杭州、云南普洱。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作用,除作饮料外,并可制茶碱、咖啡碱;根入药,能清热解毒;种子油是很好的润滑油,提炼后可供食用。
茶花(C.japonica),又名山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倒卵形或椭圆形,有细锯齿,革质,互生,干后带黄色;叶柄长8~15。花1~3朵生枝端或叶腋,花大,白或粉红色;萼片5~6;花瓣5~6或栽培多为重瓣;雄蕊多数;子房无毛。蒴果近球形,直径2.2~3.2厘米,3裂,观赏品种常不结实。原产我国华东、华南及日本。著名观赏植物,品种达数百个,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以云南茶花为最有名。北方仅能温室栽培;种子含油45%以上,食用或工业用;花为收敛止血药。
金花茶(C.chrysantha),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5~5米。叶互生,革质,狭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7~15毫米。花1~2朵生于叶腋,稍下垂,直径3.5~6厘米;萼片5;花瓣8~10(13),金黄色,肉质,有光泽;雄蕊多数;子房近球形,3~4室。蒴果三棱状扁球形或四棱状扁球形,熟时黄绿色或淡紫色,每室1~3种子;种子近球形,淡褐色。产于广西南部南宁、防城、邕宁、扶绥、隆安等县。现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可作珍稀观赏植物,也可作培育茶花优良品种的种质资源;种子可以榨油;木材坚实,纹理细致,可供雕刻等用。
油茶(C.oleifera),常绿小乔木。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花白色。蒴果大,直径1.8~2.2厘米。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广为栽培,为重要木本油料植物。种子含油30%以上,可供食用及工业用,供制机器润滑油、防锈油、生发油、凡士林、肥皂及医药等用。茶饼可做肥料。果壳可提制栲胶、皂素、糠醛等。花期长,是冬季的蜜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