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学名:Tulipa gesneriana),百合科郁金香属的草本植物,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荷兰的国花。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Tulip, Flower of Late Tulip ,中药名称:郁金香《本草拾遗》;郁金香《太平御览》;红蓝花、紫述香《纲目》。花叶3-5枚,条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状,花单朵顶生,大型而艳丽,花被片红色或杂有白色和黄色,有时为白色或黄色,长5-7厘米,宽2-4厘米,6枚雄蕊等长,花丝无毛,无花柱,柱头增大呈鸡冠状,花期4-5月。
原产中国古代西域及西藏新疆一带,早在1300多年前,中国唐朝大诗人李白留下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即为明证。后经丝绸之路至传至中亚,又经中亚流入欧洲及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是荷兰、新西兰、伊朗、土耳其、土库曼斯坦等国的国花,被称为世界花后,成为代表时尚和国际化的一个符号。
郁金香原产伊朗和土耳其等高山地带,属于地中海气候型花卉,适应于冬季湿冷、夏季凉爽、稍干燥的生态环境。它夏季休眠,秋冬季生根并萌发新芽,但不出土,需经冬季低温,到了第二年2月的气温达5℃至20℃,花芽分化适温为20℃至25℃,最高不得超过28℃;根系受伤后不能再生,因此郁金香植株忌移栽。
家庭盆栽可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进行。盆栽宜选用矮型品种,可用深筒盆,以利于其根系的发育。盆土可用腐叶土7份、沙2份、腐熟饼肥或厩肥1份,均匀混合后配制;栽种前,先将鳞茎外面的一层褐色膜质表皮撕去,再用0.1%的多菌灵或代森锌液消毒后,方可种植入盆;一般一个口径6寸的花盆,可栽种直径3厘米以上的商品种球2个至3个,然后浇透水,将其置于光照充足处,盆土干后即浇水,但不可过多,防盆土过湿导致种球腐烂;上冻前移入冷室内,室温保持在0℃以上。早春2月至3月即可抽芽出土,再将其搬到室外阳光下,每隔10天追施一次稀薄的饼肥水,孕蕾到开花前,追施1次至2次速效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不仅有利于花朵的孕育开放,而且对种球留种影响重大;生长期内始终保持盆土湿润状态,4月即可开花。如果是为了促成其在元旦或春节期间开花,可将盆栽商品球置于室外冷凉处,盆土保持不干不湿,直到计划观花期前1个月至2个月,再将其移到5℃至7℃的温度条件下,如塑料棚中,出叶后改移至具有15℃至18℃气温且光线充足处,增施水肥,即可如期开花。
对准备保留种球的植株,可在花苞尚未开放前及早连花莛一并摘去,然后每隔半月追施一次磷钾肥,这样不仅可减少植株的养分消耗,还可促成子球长得大而多,令其符合种球的标准;待到其茎叶开始枯黄,停止浇水施肥,茎叶约有1/2枯黄时,即可挖出鳞茎,稍加摊晾后进行消毒,可用0.1%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消毒20分钟,稍晾后再将其摊放在箩筐中,搁放于干燥凉爽处贮藏;贮藏期间应维持不高于20℃至25℃的室温,经常检查并剔除带病的鳞茎予以销毁;到了9月初贮藏的鳞茎便可完成花芽分化,这时可转入冷室中进行低温处理,前一阶段可维持9℃,后一个月转入5℃,共处理60天至80天,才能保证其可正常开花。经过低温处理的鳞茎,适时进行促成栽培,从栽种到开花一般只要50天至60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