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木栽培

杜鹃的神奇疗效

2016-05-30 15:13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杜鹃花不仅可以供人观赏、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它的药用价值!除了可提取芳香油并能食用外,还具有化痰镇咳、清热解毒、活血止血等功效,能治气管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骨痛、月经不调、肾虚耳鸣等症。其叶也有相同作用。
    杜鹃花性味酸甘、温,有和血、调经、祛风湿的功用。可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风湿痛、吐血、跌打损伤等。内服用量15~30克。
    杜鹃花叶性味酸平,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用。可治痈肿疗疮、外伤出血。治眼外伤红肿,用杜鹃花嫩叶捣烂,加人适量人乳,外敷。
    杜鹃花根性味酸甘、温。有和血、止血、祛风、止痛之功用。可治吐血、肠风下血、痢疾、风湿疼痛等病症。煎汤,内服用量15~30克。
    实用便方 
    1.慢性气管炎:杜鹃花15克,杜鹃花叶30克,鱼腥草20克,水煎服。
    2.白带过多:白杜鹃花20克,猪蹄适量,共炖熟烂后,连汤一起食用。
    3.流鼻血:杜鹃花30克,水煎服。
    4.月经不调、闭经:杜鹃花100克,当归20克,水煎服。
    5.痛经:杜鹃花30克,月月红根15克,水煎服。
    6.乳痈初起:①杜鹃花根30克,水煎服。②杜鹃花鲜叶,捣烂敷患处。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