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木栽培

喇叭水仙的养殖管理

2016-05-25 10:39
    喇叭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属草本植物,拉丁学名:(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别名洋水仙、漏斗水仙。
    原产于欧洲的南部至非洲北部地区,在中国华东地区也有栽培。
    喇叭水仙的养殖管理
    喇叭水仙花大、色艳,具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在华东地区作露地栽培,或在塑料大棚内作促成栽培,在冬有时开花,是新春佳节较好的盆花和切花。
 

 
    分球、分割鳞茎或播种法养殖。分球法即将小鳞茎与母鳞茎分离,单独栽植,多于10月份进行,复土深度10一14cm,翌年2—3月发芽出土。分割鳞茎法于8一10月份进行,将消毒过的鳞茎纵切成数块,每块均需带有鳞茎盘,待切后稍晾干后,与清洁的河砂,或蛭石混合。砂与蛭石的含水量为6%一10%,体积为植物材料的3倍左右,将混匀后的材料装人黑色塑料袋中,并封口,置于18—20℃的条件下保存。至11月份,每个切块的鳞茎盘处均可形成2—3个小的腋芽,并生有根系。此时即可植于苗床,翌春出土形成小的植株,至6月下旬地上部逐渐枯黄,将小鳞茎挖起贮藏,每穴可得小鳞茎15—20个。播种养殖于5月底至6月进行,播于保护地中,翌年3月发芽,6月地上部核黄,地下形成小鳞茎。实生苗需精心养护4—5年的时间,方可开花供观赏。
    此法多用于培育新品种,生产中较少使用。也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养殖,以鳞片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可大量养殖试管苗。试管苗经3年培育,即可成为开花的成年种球。
    喇叭水仙适应性较强,冬季鳞茎可耐—14℃左右的低温,夏季37℃的条件下可顺利通过休眠。要求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3—4月。
    生长季节每20天左右施追肥1次,应注意磷钾肥的施用。土壤水分应保持20%左右为宜。7月上中旬叶片枯萎,地下鳞茎亦成熟,自然养殖率为5—8倍。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