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的育种工作始于150多年前,当时的法国植物学家就成功地培育出大量优秀的睡莲品种,尤其值得称誉的是耐寒睡莲杂交育种专家约瑟夫·博里·拉图尔—马利列克(Joseph Bory Latour—Marliac)。马利列克于1830年3月6日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的洛特加龙省格伦耶斯地区的洛特加龙河畔(Lot—et— Garonne,Granges),1880年至1910年期间,他在距法国波尔多东部约130km的坦普尔苏尔·洛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培育出了100个左右优秀的耐寒睡莲品种,大部分至今仍畅销世界各地。在马利列克于1911年1月26日去世以后,他的女婿莫里斯·雷德克(Maurice Lay-deker)继承了他的工作,继续管理拉图尔—马利列克(Latour—Marliac)苗圃。而后雷德克(Laydekers)家族的两代人继续从事莫里斯的育种工作,一直到拉图尔马利列克苗圃于1991年转卖给英国英格兰西南部的柴群(Cheshire)南特威奇(Nantwich)斯坦彭列水生植物园(Stapeley Water Gatden)为止。
睡莲主要分布于温、热两带的大部分地区。全球约有睡莲50种,分为耐寒睡莲及热带睡莲(不耐寒睡莲)两大类,热带睡莲根据其开花习性,又可分为白天开花及夜间开花两类,园艺品种200个以上。
睡莲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适于浅水栽植,一般以30-150cm为宜。睡莲喜高水温,生长适宜温度为 15-32℃,低于12℃时停止生长,耐寒种类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力,部分品种的根茎冬天在泥中可耐—10℃-25℃的低温,不耐寒品种需保护越冬,休眠期温度保持0℃以上。
我国对睡莲的关注程度远不如荷花,多年来仅停留在对睡莲的眠期温度保持0℃以上。
我国对睡莲的关注程度远不如荷花,多年来仅停留在对睡莲的引进、收集、扩繁阶段,育种工作则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推动我国对睡莲的研究,南京艺莲苑在1984年起开始从国外引种睡莲,近年来加快了引种速度,已保存国外耐寒睡莲158种,热带睡莲3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