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木栽培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要点

2016-05-20 16:38
    红富士是从普通富士的芽(枝)变中选育出的着色系富士的统称。富士苹果是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盛冈分场于1939年以国光为母本,元帅为父本进行杂交,历经20余年,选育出的苹果优良品种,具有晚熟、质优、味美、耐贮等优点,于1962年正式命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晚熟苹果品种。富士果实虽有风味好、晚熟、耐贮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果实着色差的缺点。为此,日本各地又从富士当中选出了许多着色好的富士芽变,统称为红富士。  
  

 
    增加单果重的主要措施
    红富士优质果一般单果重在300克至500克,果型整齐匀称。生产中应掌握以下几点:
    (1)在果实膨大期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使其比例为1∶1.2至1.3,果实可增重6%至21%;
    (2)及时更新衰老枝组,使结果枝组维持在2年至6年生状态;
    (3)果实间距一般应掌握在20厘米至25厘米,叶果比以40∶1至60∶1,枝果比以4∶1至6∶1为宜;
    (4)对果台副梢不摘心、不短截。
    促使果形正的措施优质红富士苹果要求果形端正,高桩,果形指数在0.8至0.85以上。生产中应做到:
    (1)疏花疏果,两次选优定果。一是在花蕾期剪去边花,疏除密生花序。二是人工授粉时只授中心花,花后30天进行疏果时,只留中心果;
    (2)选留长势壮旺、单轴延伸的下垂果枝上萼头朝下的中心果;
    (3)加强花后40天内的肥水供应,保持60%至80%的土壤湿度,追施1次果树专用肥或进行叶面喷施氨基酸复合肥等。
    全红果生产技术
    (1)采取免耕覆草、覆膜、微灌、浅施肥、配方施肥。据测定,增施钾肥全红果比纯施氮肥的提高19.5%;施绿肥或羊粪肥的全红果为41%。在花期喷施浓度为每公斤500毫克的稀土微肥,在果实着色期喷浓度为0.4%的磷酸二氢钾,能有效地提高全红果率;
    (2)合理浇水。每年9月份以后,采取管灌、穴灌、沟灌、滴灌为好。10月中下旬后,在16时后或清晨8时前用喷雾器给果实喷水;
    (3)改善果园透光度。对稀植园要减少骨干枝的级次和个数,注意加大角度。主枝上直接培养单轴延伸的下垂式结果枝组,外围长枝只疏不截。对密植果园,要严格按纺锤形树形整形。使透光度保持在30%以上,果园群体覆盖率不超过78.5%;
    (4)选择双层纸袋在花后40天至50天开始套袋;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除袋后6日),摘除树冠上部、外部果实周围5厘米处和树冠下部、内膛果周围10厘米范围内的叶片,摘叶后10日左右,果实阳面变红后,把阴面转向太阳,除袋后铺银色反光膜,采收前喷1次至2次浓度为每公斤30毫克至40毫克的萘乙酸,8月份以后要禁止喷波尔多液,防止果面污染。
    适时采收提高果实品质红富士苹果的适宜采收期是花后175天至180天,要分批采收。(中国绿色时报)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