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养花

鹅掌柴无土栽培技术

2011-10-11 18:26
 鹅掌柴无土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鹅掌柴又名鸭脚木,是五加科鹅掌柴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掌状复叶互生,小叶611枚,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全缘,叶绿色有光泽,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有芳香。浆果球形。同属植物约400种,常见栽培的还有鹅掌藤(S.arboricola)、白花鹅掌柴(S.1eucantha)、异叶鹅掌柴(S.dizersiforiolata)、台湾鹅掌柴(S.taiwaniana)等。鹅掌柴叶片光亮翠绿,分层重叠,如鹅掌、托盘,形态奇特,别具一景,为优美的观叶植物。

鹅掌柴原产我国广东、福建等地,喜温暖、湿润、微酸和半阴的环境,冬季最低温度应保持在5C以上,0C下受寒害引起落叶、烂根。   

()养殖方法

鹅掌柴常用播种或扦插法养殖。种子无休眠期,宜随采随播,当气温在22以上时,710d即可发芽,幼苗生长较快,发芽后约27个月即可移植或上盆。扦插养殖多在春末夏初气温高、湿度较大时进行,以15cm长的健壮枝条作插穗,去掉叶片,保留顶芽或侧芽,立即扦插在河砂、蛭石或珍珠岩基质中,保持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温度2025℃,约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鹅掌柴顶端优势明显,在扦插期间可用5mgL左右的赤霉素喷于地上部分,以促进侧枝萌发。用作无土栽培的苗木生根后即可以移栽。 

 ()无土栽培技术 

鹅掌柴无土栽培基质以陶粒、珍珠岩、尿醛、酚醛树脂等透气性轻型材料为好,营养液常用的配方为以硝态氮为主的营养液(1110)

微量元素使用常量即可。

鹅掌柴苗木起苗后,用自来水冲洗苗木根系的泥砂和盐分,立即栽入准备好的花盆中,要使根系舒展,植株稳固,浇1次稀释营养液,置于阴棚下或室内弱光处,并经常往植株上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过渡约10d之后,可逐渐加强光照,以适应摆放环境的小气候条件。鹅掌柴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根系既透气又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弱酸性环境,因此植株长势茁壮,叶色亮绿,枝繁叶茂。  

  •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关闭
同类知识